SERVICE PHONE
158-3530-1326发布时间:2025-11-10 14:44:45 点击量:
福建用户提问:5G牌照发放,产业加快布局,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?
四川用户提问: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,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?
河南用户提问:节能环保资金缺乏,企业承受能力有限,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?
2025年前三季度,我国出口节日用品、玩偶、动物造型的玩具超过500亿元,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,其中就有许多属于国货“潮品”。从国内市场的品类扩张与消费群体裂变,到出海进程中的品牌觉醒与全球竞争,行业始终围绕“IP价值”与“用户体验”两大核心,不断重构产
兴趣消费、情绪消费正在演变为消费的核心驱动力,可以提供情绪价值、社会认同感,拥有社交、收藏价值的潮流玩具,逐渐打破小众圈层,进入高速发展阶段。潮流玩具行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分支,正以其独特的设计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社交属性,迅速崛起并吸引了全球消费者的关注。潮流玩具不仅是一种玩具产品,更是一种文化现象,它融合了艺术、设计、动漫、影视等多个领域的元素,成为年轻人表达个性和情感的重要载体。
潮流玩具行业是指围绕潮流玩具的设计、生产、销售和文化传播所形成的综合性产业。潮流玩具通常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、限量发行的特点以及与流行文化紧密结合的属性,涵盖盲盒、手办、BJD(球型关节娃娃)、可动人偶、潮流玩偶等多个品类。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创意设计和文化内涵的注入,提升玩具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,满足消费者对于个性化、情感化和社交化的需求。
近年来,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与精神文化需求的多元化,潮玩作为融合艺术设计、情感表达与社交属性的新兴文化产品,在中国消费市场迅速崛起。这一行业打破传统玩具的功能属性,以独特的视觉美学、限量发行机制和IP符号价值,成为年轻一代表达个性与情感共鸣的重要载体。Z世代作为核心消费力量,其对“治愈感”“颜值经济”与“社交认同”的追求,推动潮玩从亚文化圈层走向大众视野,而电子商务的普及与产业链的成熟,则进一步加速了行业规模的扩张与商业模式的创新。《潮流产业发展报告(2023)》指出,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规模仍有较大增长空间,预计2026年其零售额将达到1101亿元。
早期以盲盒为代表的品类凭借未知性与社交属性迅速打开市场,形成现象级消费热潮。如今,行业品类已扩展至艺术玩具、拼装模型、BJD人偶等多元形态,产品设计从单纯的视觉呈现转向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。例如,与非遗技艺、传统美学结合的联名款产品,通过现代设计语言重构传统文化符号,既满足年轻群体对“国潮”的认同,又赋予产品更高的艺术收藏价值。
消费群体的裂变是当前市场的显著特征。除Z世代外,35岁以上消费者占比逐步提升,他们更倾向于购买具有叙事性与收藏价值的高端艺术玩具,推动市场从“年轻化”向“全龄化”延伸。同时,女性消费者主导的“娃圈文化”催生改娃、娃衣定制等衍生服务,形成从产品到体验的消费闭环。这种消费场景的拓展,使得潮玩不再局限于个人娱乐,更成为家庭社交、文化体验的载体,例如主题展览、沉浸式乐园等线下场景的兴起,进一步强化了潮玩的社交属性与文化传播功能。
产业链的成熟与技术创新则为行业注入持续动力。上游IP孵化从单一设计师合作转向“艺术家挖掘-IP运营-跨界衍生”的全链条开发,中游生产环节通过数字化建模与环保材料应用提升产品质感,下游渠道则形成线上电商、线下门店、无人零售与二手交易并存的多元网络。数字技术的渗透尤为关键,虚拟藏品、AR互动等模式实现实体与虚拟产品的双向赋能,不仅拓展了消费场景,更通过用户数据反馈优化产品设计,形成“研发-消费-迭代”的快速循环。
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,产品同质化、IP生命周期短等问题逐渐显现。头部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与渠道优势巩固市场地位,中小品牌则转向细分领域寻求差异化,例如专注小众艺术风格、深耕特定兴趣圈层或开发功能性潮玩。这种竞争格局倒逼企业从“内卷式创新”转向“外延式增长”,而海外市场的蓝海潜力与中国文化输出的政策支持,共同构成了潮玩企业“出海”的核心动因。一方面,全球潮玩市场仍处于成长期,尤其是东南亚、欧美等地区对东方文化元素的兴趣持续升温;另一方面,中国潮玩在IP设计、供应链管理与数字化营销上的经验,具备复制到海外市场的可行性。出海不仅是企业拓展增量的战略选择,更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参与全球竞争、输出文化价值的重要路径。
据海关数据,2025年前三季度,我国出口节日用品、玩偶、动物造型的玩具超过500亿元,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,其中就有许多属于国货“潮品”。
近日,泡泡玛特发布公告称,2025年第三季度整体收益(未经审核)较2024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45%-250%,其中中国收益同比增长185%-190%,海外收益同比增长365%-370%。
值得注意的是,第三季度泡泡玛特海外业务增长尤为亮眼。今年第三季度,泡泡玛特在海外市场各区域收益(未经审核)中,亚太地区同比增长170%至175%,美洲地区同比增长1265%至1270%,欧洲及其他地区同比增长735%至740%。
据中研产业研究院《2025-2030年中国潮流玩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》分析:
据了解,泡泡玛特自2018年布局海外并逐步推动全球化战略。2025年半年报是泡泡玛特全球组织架构调整后的首份财报:中国营收82.8亿元,同比增长135.2%;亚太营收28.5亿元,同比增长257.8%;美洲营收22.6亿元,同比增长1142.3%;欧洲及其他地区营收4.8亿元,同比增长729.2%。此外,泡泡玛特2025年半年报显示,泡泡玛特海外门店共有140家,预计年底海外会超过200家门店。
据悉,泡泡玛特作为潮流玩具的代表性企业,已经建立了覆盖潮玩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平台,包括艺术家发掘、IP运营、渠道与销售等。IP运营与创意设计是推动泡泡玛特发展的关键因素,其在全球范围内挖掘极具潜力的潮流艺术家和设计师,凭借成熟的IP运营体系,成功塑造出了备受欢迎的潮流文化IP形象。与此同时,泡泡玛特持续强化产品的设计创新力度,进一步丰富了产品品类,旨在满足各类粉丝群体的多元需求。同时,其产品线由盲盒公仔向多线拓充,毛绒玩具、Mega珍藏系列大娃等品类展现了较高增速。
中国潮玩出海正经历从“产品输出”到“品牌全球化”的进阶。早期出海以ODM代工或单一品类出口为主,依托成本优势进入海外低端市场。如今,头部企业通过自主IP孵化、本土化运营与文化融合,逐步建立品牌认知。例如,针对不同市场的文化偏好调整设计风格:在东南亚市场推出融合当地民俗元素的IP形象,在欧美市场侧重艺术玩具的当代性表达,同时通过社交媒体营销、线下快闪店与国际艺术展会等方式,贴近海外年轻消费群体。
中国潮流玩具行业的发展既是消费升级的产物,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活力的体现。从国内市场的品类扩张与消费群体裂变,到出海进程中的品牌觉醒与全球竞争,行业始终围绕“IP价值”与“用户体验”两大核心,不断重构产品形态与商业模式。未来,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升与技术创新的深化,潮玩不仅是一种消费产品,更将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载体与全球青年文化交流的桥梁。
然而,行业发展仍面临挑战:国内市场需警惕IP同质化与过度商业化,平衡艺术价值与商业利益;出海企业则需应对文化差异与国际竞争,在本土化与全球化之间找到平衡点。
想要了解更多潮流玩具行业详情分析,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《2025-2030年中国潮流玩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》。
3000+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+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+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+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
